劝君莫话封侯事比喻什么,劝君莫忆封侯事

  1. “劝君莫话封侯事?
  2. 如何解释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”和“人若为己众叛亲离”?

“劝君莫话封侯事?

出自唐代曹松《己亥岁》中的诗句。

曹松,唐代晚期诗人。字梦徵。

劝君莫话封侯事比喻什么,劝君莫忆封侯事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,后依建州刺史李频。李死后,流落江湖,无所遇合。光化四年(901)中进士,年已70余,特授校书郎(秘书省正字)而卒。

他梦想着一朝中试,为官做宦,报效朝廷,兼惠家族。他苦吟着,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,无辜的平民。他憎恨着,那些操戈作祸,裂地封侯的乱臣贼子。愤怒出诗人,他的《己亥岁二首》就是明证,其中的“泽国江山入战图,生民何计乐樵苏?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成名万骨枯。”更是千古绝句。

如何解释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”和“人若为己众叛亲离”?

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典型代表是曹操,“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负我。”一个人达到这种自私自利的境界,是非常恐怖的,任何人都只会为其所用,一旦没有利用价值就卸磨杀驴,过河拆桥。在其心里,任何人的付出和牺牲都是应该的,并不会有丝毫的愧疚。

“劝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一个人一旦掌握足够权力,一个决定就可关乎亿万人生死,必然在为了自身利益时,不惜牺牲万人性命。很多人成为战争牺牲品,很多人成了政治斗争陪葬品。

这类人的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。”似乎没毛病,太平公主扇动李隆基篡位,李旦拍手走人,让位了之,得以寿终。史可法为忠义,死守扬州,不惜杀妇幼为食,誓不投降,终至“扬州十日”。史可法得以留名青史,找谁说理去。

“人若为己,众判亲离。”大抵说的是,善恶有报,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,自己不还,子孙也得还。大明开国,朱元璋杀戮过堪,子孙封王,大明末,子孙尽遭屠杀,无路可逃。

苍天饶过谁?


中国有这样两句俗语: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与“人若为己,众叛亲离”。我对这两种说法,有一个“二分法”的解释,它表面看似矛盾,实质则是内在统一。个人理解如下:

一是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。

比如:阴阳、黑白、是非、正反、雄雌等,可能有的说了,也有例外,但有例外就有不例外,这就是守恒法则。个人认为: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与“人若为己,众叛亲离”,这两种说***对“私利”这一事件现象,两个不同角度的不同说法。角度不同,语言有别。对人的指引也大相径庭。

二是本心道义都是生发的统合器。

人的本心想法和道义取舍的权衡,其实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选项,结合更加有利均衡的实体性、本质性价值取向。所以,在三国斗争激烈时期,人们的生存竞争矛盾占据主导时,就出现了象曹操这样一代枭雄所谓的“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”的说法,看似不近人情,极端自私,实质上三国时期,魏蜀吴三家,哪一家骨子里又不是为自己一方的利益着想呢?只不过曹操说出来啦而已。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国治昌平,即便在三国各自争霸的年代,如果一个表现得过分自私,只是一味索取害人,私毫不与他人之便,更不关心对方疾苦,这样的人又容易招致孤立,最终因“众叛亲离”而落败。

三是价值取向都是社会的导向灯。

当人的温饱得以解决之后,价值取向就会随之而变。继续沿着利己的方向发展,个体人就是资本家,社会就成了资本主义社会。若沿着利他的方向发展,个体人就是共产主义者,社会就成了社会主义社会。但这也是价值取向的深化发展,在发展到一定阶段,慈善家、服务家就会越来越多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,当然提倡尊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,其主旨是利他基础上的和谐共生、共同繁荣,在社会整体进步下实现人民自身幸福美满。

以上,只是个人浅见,望各位专家、老师、朋友批评指正。

应该这样解释“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”:

1 人来到世上,得人身不容易,如果不好好修行,愧对于天和地

2 人生存就要奋斗,不奋斗,不努力的人会被淘汰。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

3 人如果能够做到将自己的利益看淡,不为自己谋求一切,而一心救度众生,那么天和地也就为一体,没有什么区别了。

“人若为己众叛亲离”应这样解释:为人自私自利,处事不得人,不能服众。人生下来,必须要为自己的利益——尤其是财富名利着想.至亲人离他而去。